海關總署9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貿易順差達到286.9億美元,創(chuàng)下單月歷史新高,超出此前市場預期。但實際情況卻遠遠不如數字表面上所呈現的那樣樂觀。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隆國強對本報說,“突然疲軟的進口增速可能是貿易順差創(chuàng)出新高的一個主要原因,8月份的出口實際增長率大概仍然在3%左右??紤]到國內外的經濟形勢,未來出口的實際增長率仍將進一步放緩。”
“目前我們最關心的已經不是出口的增長率和貿易順差是多少。事實上,出口的名義增長率與實際增長率之間的落差從今年年初就備受商務部內部關注。”商務部的一位官員對本報如是說。
十年來最低水平
早在今年三月份,隆國強就曾遞交給商務部一份題為 《出口形勢逆轉 前景十分危險》的報告。
報告中寫道,在美元大幅貶值的條件下,以美元計的出口名義增長率會大大虛夸出口的實際增長。同時,在國內通貨膨脹較嚴重的情況下,還需要考慮貨幣對內貶值的影響,因此用GDP壓縮指數計算出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實際增長率。
計算結果表明,2008年一季度,雖然以美元計的出口增長率仍高達21.4%,但出口實際增長率已經下降到3%,十分接近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的1998年情況。自2007年9月份以后,我國出口月度實際增長率已經從上半年的約20%左右降至10%以下。
8月中旬召開的商務部務虛會議上,部長助理仇鴻在發(fā)言中就曾提到:“有研究認為,2008年一季度出口實際增速已降至3%。從中可以看出,商務工作確實面臨挑戰(zhàn)。我們應當在保市場、保穩(wěn)定、保增長的前提下,促進結構調整和發(fā)展方式轉變。”
“現在的出口實際增長速度已經是10年來最低,實際上,今年商務部穩(wěn)定出口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商務部官員對本報表示。
企業(yè)利潤降低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據商務部對1200家重點聯系企業(yè)調查,前5個月企業(yè)出口平均利潤率比去年全年下降2.1個百分點。
專家普遍預計,下半年出口減速的態(tài)勢仍將會繼續(xù)。隆國強說:“8月份PPI同比上漲10.1%說明出口成本仍然在上升,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惡化,雖然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但是出口的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經理趙慶明認為,上半年出口減速盡管有人民幣升值、人力成本提升等各種內部因素,但次貸危機拖累世界經濟所造成的外需疲軟才是主因。他預計,由于歐盟、美國、日本等中國主要的出口市場的經濟下半年會進一步減速,中國出口增速下滑的態(tài)勢仍將會繼續(xù)。
“今年,如果以美元計出口名義增速降至15%以下,則實際出口增速將為負,成為十幾年來我國出口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這將對經濟增長、就業(yè)產生嚴重負面影響。”隆國強表示。
多項政策穩(wěn)定出口
目前,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央的經濟政策已經更加偏向于保經濟增長。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之一,穩(wěn)定其增長速度對全年GDP將至關重要。
商務部的領導已多次公開表示短期內不再出臺抑制出口的政策。近期人民幣減緩甚至停止對美元升值,對出口形勢也是一大利好。
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退稅上調將會對出口產生促進作用,隆國平認為,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作用應該還在本月的進出口數據中體現出來,因為企業(yè)間合作要經過簽單生產等一系列的過程,政策作用的顯現應該沒有這么迅速。
針對目前形勢,他還建議,已經出臺的有些政策如加工貿易政策等宜加大過渡期(至少一年);
多方改善投資環(huán)境,增強投資者信心。增加貿易政策的透明度,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各級政府應采取切實措施,幫助解決出口企業(yè)供電難等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