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遂川訊 (記者徐黎明7月14日(7版)報道:近日,遂川縣林業(yè)局森防站站長羅國林在該縣泉江鎮(zhèn)郊野公園巡查一圈,心情頓感輕松。因為他看到,公園里松樹林遭松褐天牛蟲害的情況大為減輕,這得益于該縣連續(xù)多年在松林釋放益蟲花絨寄甲。
夏日的遂川,樹木蔥蘢。記者在松材線蟲重災區(qū)的雩田鎮(zhèn)林區(qū)看到,每隔幾米,松樹上就放置一個裝有花絨寄甲成蟲的瓶子,用來追殺松材線蟲寄生體——松褐天牛。每天,松樹林里都在上演激烈的“蟲蟲大戰(zhàn)”。
“我們這里的松褐天牛蟲害比較嚴重,很多松樹的樹穴里留有粉末狀木屑,這就是害蟲啃食樹干的‘作案痕跡’,如今木屑量明顯減少了。”羅國林說,松褐天牛體內的寄生物松材線蟲會侵害松樹,引發(fā)大量松樹死亡。1只松褐天牛能攜帶2萬至3萬條松材線蟲。
遂川縣有馬尾松林33萬畝,其中松材線蟲發(fā)生面積12.9萬畝,平均每畝病死樹0.5株。為保護松林,該縣通過壓實林長制責任體系,推動落實松材線蟲病防治措施,開展對松材線蟲病主要傳播媒介——松褐天牛的生物防治工作。從2018年起,該縣每年通過政府招標采購花絨寄甲40萬只,對約1萬畝關鍵地域有保護價值的松林進行生物防治。
通過在林間釋放花絨寄甲,花絨寄甲會吃掉松褐天牛幼蟲,從而減少松褐天牛在林間的蟲口密度,達到“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效果。據林業(yè)部門觀測,經過連續(xù)多年的生物防治,遂川縣松林平均每畝病死樹降至0.1株以下,保護成效明顯。
“生物防治模式效率高、效果好、無公害、無污染,相當于給松林生成了一張自然防護網,實現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的可持續(xù)性。”羅國林說,今年該縣釋放的40萬只花絨寄甲,可保護8000至1萬畝松林減輕蟲害。
據了解,近年來,永修、廬山等地林業(yè)部門均采用釋放花絨寄甲“以蟲治蟲”的方式,有效阻止了松材線蟲病傳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