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海岸集中了大量鋼鐵業(yè)、石化業(yè)、制造業(yè)、核電工業(yè)等日本重點產業(yè)和支柱行業(yè)。地震發(fā)生后,震區(qū)以及地震波及地帶許多工廠出現(xiàn)重大損失,被迫停工。據了解,三井化學、三菱化工、JFE制鐵公司、丸善石油公司等日本大企業(yè)的多處工廠因遭災或停電等因素停工。
日本地震對我國化工企業(yè)的影響是利弊參半:我國從日本進口的主要為精細化工品,出口則多為初級的大宗產品。國泰君安分析,日本地震對基礎化工板塊的影響:聚氨酯行業(yè)受益最大,重點關注齊翔騰達(12萬噸丁酮)、煙臺萬華(80萬噸MDI)和濱化股份(17萬噸環(huán)氧丙烷),同時關注天利高新(4萬噸丁酮)和 *ST化工(12萬噸環(huán)氧丙烷)。
今日,多只化工股股價出現(xiàn)較大漲幅。其中,北化股份與蘭太實業(yè)漲幅達10%;齊翔騰達漲幅為6.23%;*ST化工為4.97%;濱化股份為4.54%。
進出口化工產品產生波動
日本本次地震給其本土的部分化工企業(yè)造成重大損害,其出口產品將因為供給中斷或出口量減少而引起中國國內產品價格暴漲,而其進口產品將由于下游遭到破壞而下跌。以下是在日本地震后對化工產業(yè)產生的影響: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日方受影響的生產商包括旭硝子和NOC公司,兩家的環(huán)氧丙烷總產能約40萬噸。需求上,下聚醚行業(yè)產能今年預計有40萬噸左右將投產,新增環(huán)氧丙烷需求約為30萬噸。環(huán)氧丙烷漲價是大概率事件,受益最大的上市公司是濱化股份。
此外,日本電解電容器紙生產商NKK約占全球產能55%~60%,凱恩股份擁有產能5000噸,約占全球25%~30%,僅次于日本NKK。凱恩股份是國內能夠系列化生產電解電容器紙的唯一廠家。此次日本地震可能將對全球電解電容器紙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凱恩股份有望從中受益。與此同時,日本是世界電荷調節(jié)劑的最大生產國,受地震影響,可能導致國內進口量減少,從而推動國內電荷調節(jié)劑價格提升,二級市場上,利好鼎龍股份。同樣,日本此次地震將對原本供需平衡的全球甲乙酮價格產生正面推動作用,齊翔騰達(已有產能12萬噸、在建產能4萬噸)、天利高新(產能4萬噸)將受益。
業(yè)內人士還認為,日本三井在鹿島的12萬噸/年TDI裝臵受到影響。我國2010年TDI進口量為11.5萬噸,日本進口量為2.6萬噸,韓國進口量為3萬噸。日本供給消失將加劇目前供應緊張的局面,價格可能會上揚。同時考慮到日本災后重建的需求,TDI漲價將是趨勢。受益公司為北化股份,滄州大化。而且,日本本次地震可能造成全球六氟磷酸鋰供給中斷,從而引發(fā)價格暴漲,國內六氟磷酸鋰公司(多氟多和九九久)將受益。
日本化工產品減產
造成我國環(huán)氧丙烷進口吃緊
日本是我國環(huán)氧丙烷的重要進口國。2010 年中國環(huán)氧丙烷產量108 萬噸,進口35 萬噸,進口依存度達24%,其中從日本進口2.8 萬噸,占進口量8%。近兩年,國內環(huán)氧丙烷新增產能僅山東永大10 萬噸(11、12 年各5 萬噸);下游需求旺盛,11 年聚醚多元醇新增產能高達66 萬噸,使得環(huán)氧丙烷景氣將持續(xù)至2012 年。
國信證券認為,日本生產受限將減少國內進口,進一步加劇國內供給緊張局面,環(huán)氧丙烷盈利能力向好,下游聚醚行業(yè)成本壓力進一步加劇。濱化股份將受益明顯,紅寶麗則面臨成本壓力。
目前,國內下游聚酯滌綸需求旺盛,2011 年國內PTA 新增產能為405 萬噸,其中上半年投產60 萬噸,下半年投產345 萬噸。而未來兩年國內外PX 產能投放較少,國內僅翔鷺石化80 萬噸、海南煉化60 萬噸產能投放,供給偏緊。
國信證券分析,進口受到影響將進一步加大聚酯產業(yè)鏈成本壓力,PTA、滌綸產品成本壓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