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底,外匯市場也變得越來越“鬧猛”:人民幣比港幣更值錢、美元變得疲軟、歐元等非美貨幣在持續(xù)升值……相應地,外匯理財市場也是“隨行就市”:不少港幣、美元理財產(chǎn)品被銀行提前中止,不少市民到銀行將港幣兌換成人民幣,還有不少的市民拿著美元、港幣發(fā)愁,不知道該怎么辦…… 2006中國金融年度人物活動評選
我的港幣該咋整
1、人民幣兌外幣:4種升值、11種貶值
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人民幣比港幣值錢……人民幣的走強,讓很多手持外匯的市民,都有種“結匯”的沖動。
但是有專家指出,人民幣并不是對所有的貨幣都在升值,“結匯”切勿“一刀切”。
該人士指出,雖然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港元和日元均升值,但是,人民幣兌歐元卻在貶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中間價是9.8822元人民幣兌1歐元,12月14日已貶值到10.3271:1,貶值幅度達4.5%左右。去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匯率不再單一釘住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目前一籃子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新加坡元和英鎊等11種貨幣。
從實際情況來看,市民如果現(xiàn)在持有歐元等兌人民幣在不斷升值的貨幣,切不可“結匯”,反而應該購買該貨幣的外匯理財產(chǎn)品,增加自身收益。例如民生、浦發(fā)等銀行在近期都推出了相關歐元的理財產(chǎn)品,而建設銀行6個月歐元產(chǎn)品年收益率達到2.73%,而6個月澳元產(chǎn)品的收益率高達5.33%,加上兩種貨幣對美元或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實際收益率可能更高。
同時,該專家指出,有市民眼見歐元等非美貨幣升值,想用人民幣換購歐元?!捌鋵嵾@種做法沒必要,因為歐元走強情況下,市民換購歐元的成本比較高。萬一歐元加息預期減弱,市民就得不償失了?!?/P>
另外,對市民來說,境外消費也并不一定因為人民幣升值,而變得更為便宜。目前,境內居民可以在銀行換到15種外匯,與1個月前的銀行牌價相比,人民幣只有兌美元、港幣、澳門元、加拿大元4種貨幣出現(xiàn)升值,兌其他11種貨幣均出現(xiàn)貶值。這意味著,在使用這15種貨幣的國家和地區(qū)中,境內居民只有在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消費時,才會感到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