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棵馬尾松"遇難"警示了誰

人民日報
2006-09-12
閱讀次數:4122
閱讀字體 【

    近日,距江西鷹潭風景名勝區(qū)“龍虎山”景區(qū)不足4公里處的206國道邊近萬棵馬尾松慘遭劫難,昔日郁郁蔥蔥的松林被砍伐殆盡。據了解,這一大片松林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種下的,早在2004年,便有人在此進行非法采脂。當地村民對近萬棵馬尾松為何遭到滅頂之災說法不一。(《人民日報》2006年9月11日)

 萬棵馬尾松,20余年的造林成果,就這樣被無知而愚昧的人毀于一旦。令人心痛!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植樹造林更是如此。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只重視造林,而忽視管護,不僅造林成活率低,而且樹木即便成活了,也難逃遭濫砍濫伐的厄運。從而陷入年年植樹不見樹,年年造林不見林的怪圈。而且,隨著一些地方濫砍濫伐現象的泛濫,大片大片的原有森林已被破壞殆盡。

 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事業(yè)。國家和地方每年都要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一些地方重造林,輕管護的行為,是在做短視行為,不僅造成了人、財、物的具大浪費,而且導致當地森林資源的日趨減少,破壞了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如果任憑這種現象發(fā)展下去,最終必然殃及人類自身。近年來,沙塵暴等惡劣氣候的肆虐,已經嚴重影響了各地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的疏于管護是一些地方濫砍濫伐現象肆虐的主要誘因。這次,發(fā)生在江西鷹潭的萬棵馬尾松遭難事件便是如此。據了解,早在2004年,當地便有人對這萬棵馬尾松進行非法采脂活動。然而,這一肆意破壞樹木的行為,并沒有引起當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沒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由此可見,有關部門長期對樹木疏于管護,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濫砍濫伐現象的滋生和漫延。

 江西鷹潭萬棵馬尾松遭難事件的發(fā)生,彰顯出時下一些地方護林工作的缺失和缺位。各地有關部門應當以此為鑒,在護林工作上下下真功夫了。


資訊,會議,會展服務

杭迺懿  13481109710 
 




 

     

 
 
Copyright © 2000-2012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廣西華訊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 桂ICP備15007906號-11     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0299號
電話:0771-5553301    傳真:0771-5553302
網址:furrymenstudios.com    郵箱:rosin@rosi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