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博鰲亞洲論壇年度報告:世界經濟復蘇遠超預期
博鰲亞洲論壇在2010年年會期間發(fā)布的《新興經濟體發(fā)展2009年度報告》(下稱《報告》)中稱,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全球經濟出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但世界經濟復蘇強勁的步伐遠超預期?!秷蟾妗吠瑫r稱,不平衡是本次世界經濟復蘇的一個突出特征,主要表現為新興經濟體相對于發(fā)達經濟體更為強勁的增長。
《報告》中稱,2009年,發(fā)達經濟體負增長3.2%,明顯低于負增長0.8%的世界經濟增長率。這說明2009年世界經濟沒有嚴重惡化應該歸功于發(fā)達經濟體以外的因素,其中尤其以中國和印度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為甚。
中國2009年經濟增長率達8.7%,而且通過進口、對外投資、參與國際合作、提供貿易融資和貨幣互換等多種形式,為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反彈與復蘇提供了重要動力。而亞洲另一個新興大國印度,2009年經濟增長率達到5.6%,保持了較為有力的經濟增長。
4、2.2億噸產能過剩預期挑戰(zhàn)高油價
4月7日,國際油價NYMEX沖至87.09美元/桶,這是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國際油價的峰值。伴隨著國際油價的飆升,國內囤油、漲價現象層出不窮。
“這只是在國內成品油漲價預期背景下的市場行為,國內煉油產能充足,不會出現供應緊張,更不會出現油荒。”當天,易貿咨詢分析師李莉說。
易貿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成品油消費量2.2億噸,國營煉油廠開工率不足80%;2010年隨著新增產能投產,國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達到5億噸左右,而當年國內成品油消費量卻只有2.3億噸。
“目前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化解供大于求的窘境,而這是包括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內的一系列成品油市場制度建設的核心所在。”有跨國石油公司高管直言道。
?